炮楼作为关键防御建筑,需要针对性兵种组合才能有效攻克。火箭炮和自行火炮是核心攻坚单位,喀秋莎和龙卷风作为后期主力,对建筑和车辆具备超高伤害,射程优势可避免部队近距离承受炮楼火力。火箭炮对车辆的伤害可达自行火炮的4倍,同时能配合炮塔形成群伤压制,在岸上还能支援海战,属于多功能兵种。
攻坚炮楼需注意兵种协同与战术节奏。坦克部队应优先急行军吸引防空火力,榴弹炮同步牵制敌方炮兵,攻城炮则需在安全距离锁定炮楼目标。步兵需紧随其后切入防空点位,坦克歼击车则卡极限射程压制敌方重型单位。防空单位清除后,轰炸机可进场集中摧毁炮楼周边驻军,此阶段通常需7-8分钟完成兵力歼灭,随后进入推塔环节。炮兵部队必须分散行进,避免误伤己方攻城单位。
地形与策略卡牌能显著提升攻坚效率。利用山地、森林等地形掩护可降低炮楼命中率,夜间作战能进一步削弱防御视野。攻城武器策略可提升20%建筑伤害,偷袭阵地则能削弱炮楼40%防御,二者叠加形成强力拆迁效果。治疗类策略如战地急救需提前部署,以应对攻坚过程中的兵力损耗。部队移动时配合闪电战策略提升40%移速,能快速突破火力封锁区。
占领炮楼后应优先修复防御设施,按炮塔、空军基地、补给品厂、高产资源的顺序重建。将该区域设为资源枢纽,通过商业区运输其他城市物资,同步升级兵工厂与军事基地至5级。资源生产类策略可使钢铁、橡胶等关键材料产量提升400%,加速军事单位补充。注意保持食物与汽油补给,避免行军中断或兵力损耗。
通过侦察机获取炮楼周边布防详情,重点标记防空炮与喀秋莎阵地位置。根据侦察结果调整兵种比例,若防空密集则增加战斗机护航,反装甲薄弱可侧重坦克突击。攻城炮建议布置在射程极限位置,既保证火力覆盖又规避反击。龙卷风火箭炮应对空中威胁效果显著,尤其在敌方轰炸机群来袭时能形成有效拦截。
炮兵开火后立即微调位置防止被锁定,轰炸机投弹后迅速撤离补给。当炮楼耐久度低于30%时,可派遣步兵进行占领以节省弹药消耗。若遇突发情况如敌方增援,应立即启用干扰射击降低其攻击力,或使用空中侦查重新评估战场态势。整个过程需保持部队士气,避免因持久战导致战斗力下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