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角阵容的核心思路是通过特定武将的站位与技能联动,形成稳定的攻防体系。该阵容通常以一名核心输出武将搭配两名辅助或控制型武将,利用三角阵型的特性最大化输出并减少敌方伤害。核心输出武将建议选择高爆发或持续伤害型角色,如吕布、关羽等,辅助武将则优先考虑具备治疗、减伤或控制能力的角色,如华佗、诸葛亮等。站位上,核心输出应置于后排中央,两名辅助分列两侧,确保核心武将的生存与输出环境。
由于资源有限,优先将培养材料投入核心输出武将,包括升级、进阶、装备强化等。辅助武将的培养以功能性为主,无需过度追求输出属性,重点提升其生存能力与技能效果。兵符选择上,核心输出武将适配增加暴击或攻击加成的兵符,辅助武将则适合携带减伤或治疗类兵符。合击技能的搭配需根据敌方阵容灵活调整,优先选择能补充核心输出或提供控场的合击技。
战斗策略上,3角阵容需注重技能释放时机。开局阶段优先使用辅助武将的控制或减伤技能,为核心输出创造安全的输出环境。进入中期后,核心输出武将应尽快释放高伤害技能,争取快速削减敌方血量。若敌方存在高威胁目标,可优先集火击杀。辅助武将的技能释放需配合核心输出的节奏,避免治疗或护盾技能浪费在低威胁阶段。
3角阵容的弱点在于对核心输出的依赖较高,一旦核心武将阵亡,整体输出能力会大幅下降。因此需注意敌方针对核心武将的集火或控制技能,必要时可通过调整站位或更换辅助武将的类型来应对。面对高爆发敌方阵容时,可将一名辅助武将替换为具备嘲讽或护盾能力的角色。3角阵容在对抗群攻型阵容时可能处于劣势,需提前通过兵符或合击技能弥补范围伤害不足的问题。
长期养成中,3角阵容需逐步优化武将品质与技能等级。核心输出武将应优先升星与觉醒,辅助武将则侧重技能等级的提升。日常玩法中,优先参与能获取培养材料的副本与活动,确保资源供给的稳定性。阵容成型后,可进一步通过命星系统或时装系统强化核心属性,但需注意资源分配的平衡性,避免过度倾斜导致辅助武将生存能力不足。